“我與航星認證”主題系列征文
我是航星認證審核員
周志玉
我是一名航星審核員,我一直以此為驕傲。
不是說說的,而是實實在在的。
航星是我們的母體,我們依附她而生活、工作和學習。
(一)
2002年之前,我在一家單位工作,從事過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在當時我們單位推進質量管理體系活動,那是我們第一次接觸質量管理體系。
單位組建了貫標工作組,作為工作組成員之一,我承擔了管理手冊前半部分的編寫(當時是ISO9002;手冊共分20個章節,我負責1-10章節的編寫任務)。
看標準,查資料,再結合單位實際,手冊編制任務總算如期完成。
經過大半年的努力,我們也如期迎來了審核組專家的現場評審。
記得當時來了約有5位老師,全都是質量系統的領導或資深專家,把我們的體系查了個底朝天。
雖然我們自認為作了充分的準備,但審核結果還是讓我們大吃一驚。比如:
——單位組織了所有中層以上干部對標準的學習和理解,科室對科內所有人員進行了程序和作業文件的學習,但一線生產工人,他們對標準的理解和認識比較膚淺,有的一線操作工甚至不知道產品質量的管理流程;
——有的科室人員雖然知道有這個那個程序,但程序具體內容無法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清楚;
還有比如:倉庫物資的管理,要求先進先出,作好產品的防護,但一旦倉庫物資多,空間有限時,如何有萬無一失的措施,確保不出現人工差錯等。
……
所有這些都告訴我們體系審核,會發現一些我們日??床坏降臇|西,或目前還未發生的問題。
這都會影響到體系實施的有效性,影響組織實施管理體系的收益。
來的審核老師,專業、敬業,有真才實學,有管理理念和管理思維。他們給組織指出了問題,同時帶來了管理者在進行質量管理時需要多運用管理思維來加強管理的理念和意識,以提高管理成效。所以單位很感激這些審核老師。
當時,我對這些老師也是肅然起敬。覺得作為一個審核老師,是多么光榮和令人尊敬的。
(二)
機緣巧合,有幸于2002年涉足了認證行業。
從此,與航星結下不解之緣。
也見識了航星許多可敬的人、領略了很多可敬的事。
(1)
2003年,航星前輩余美芬老師帶隊,嚴榮興等一群資深審核員到南通一家紡織單位審核。我全程學習觀摩。
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受審核方問嚴老師需不需要提供一套體系文件,嚴老師自豪地說:不需要,所有的標準和要求都在我腦子里。胳肢窩里夾了個審核檢查表,就直接去部門審核了。余美芬老師在審核工作期間,無論組織會議還是面對受審核方人員,都是面帶微笑,言簡意賅,清晰流暢地表達需要審核或溝通的內容,給受審核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每天與管理者代表溝通企業對審核的需求,晚上組織審核員開會,溝通當天審核有關事宜及審核中需要關注的地方。
事后,企業管理者代表跟我聊天,說這幫老師真厲害。我們這些部門負責人,基本上常年跟老外(單位外貿較多,主要是美國市場)打交道,平日不容易怯場,無論誰提出問題,基本都能對答如流,這次對審核也做了充分的準備,但還是都出了一身的汗。因為他們太專業了,眼光也太犀利了,能一眼就看出我們存在的問題,我們以后在一些管理方面,還是要進一步加強的。說著豎起大拇指。我笑著說,你團長級別(部隊團職干部轉業),多少風浪沒見過,還緊張?
是航星這些可敬的老師們,給組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組織帶來了管理的深遠影響。這家單位后來成為集團公司,其后成立了一個個子公司,只要公司一成立,立馬就建體系。因為體系給他們帶來了實質性管理上的幫助,能為組織規范化運作提供良好的平臺,也能為組織不斷培養有管理思維的管理者提供平臺和舞臺。
余美芬老師不僅在審核上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也為航星認證事業的發展奉獻一切。在生命之光閃耀的最后時刻,捐獻所得,航星為此成立“余美芬基金會”,為有志航星認證事業發展的同仁提供了基金支持。
前輩們高尚的情操、精深的業務、嚴謹的態度,是我們學之不盡、用之不盡的寶藏。特別是對我們這些初步踏入審核認證行業的新人來講,更是遇到了好的引路人。
(2)
2003年,我注冊成為航星一名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實習審核員。
在實習期間,我跟著于榮華老師(曾任職于上海某單位的總工程師)。他在帶我實習的時候,就經常跟我講:組織的特點要了解,組織的管理者的思路和想法要了解,組織的產品、工藝路線、關鍵控制點要清楚。審核時思路要清晰,記錄要清晰,跟組織溝通要簡明扼要。毫無保留地傳授我們經驗和注意事項。
我每次審核后,都會向于老師要他的審核記錄來學習。雖然全都是邊審核、邊記錄,但字跡工整、條理清晰,看他的記錄是一種享受。不僅字像書法一樣美觀,記錄的審核內容仿佛帶著你親臨審核一般,對組織的業務流程、管控要點、關注點等都脈絡清晰地表述了出來。
當時就感慨,這水平、這能力、這態度,…非一日之功啊。我也是幸運,碰到的是這樣一位優秀審核員。
其實航星一直就有很多這樣優秀的審核員。
我實習的見證審核是在我們南通通州一家單位做的。因我家離單位較遠,見證老師就讓我與她同住賓館一個房間。見證時我先做好檢查表給她審閱,她一字一句地晚上在房間看好,告訴我怎樣編好檢查表,既符合標準要求,又能有效提高審核效率。我在她的指導下,進行了檢查表的修訂和完善。
審核時,我審核,她就在旁邊,與我一樣關注著受審核方的要審核內容。我看過的資料她也一樣看過,我審核時有偏差的,立即指出來,引導正確的方向和做法。事后,還進行了審核的總結。
整個見證過程,我受益非淺!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航星:
“嚴謹,高效;整合,創新;道德,責任;團結、互助;忠誠,和諧”的HXQC文化內涵;
看到了“公正、友愛、責任”的價值觀!
后續我的審核工作,受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無形中形成了自己對審核的認知:
不忘初衷、牢記使命,是我們航星審核員應有的態度和應盡的責任。
其實這樣的老師有很多,包括后續不斷的有新體系的實習,有新知識的導入。
正是航星這些優秀的審核員們的以身作則,有航星深遠文化內涵的熏陶,有航星正能量的價值觀的引領,我才能伴隨著航星的發展而成長起來。
(三)
在這些航星領路人的帶領和影響下,我自己也經常會根據組織的實際情況,對審核過程及表現方式做調整。
比如:在某單位審核之前,聯系人告訴我,他們單位想通過這次審核,讓他們管理層的一些新人,更多的了解質量管理知識及能給他們帶來怎樣的成效。
應這個要求,我做了一個末次會議宣貫的PPT,在完成末次會議既定項目后,結合組織的情況,進行了質量管理與質量經營知識的宣貫。宣貫內容:質量管理的演進、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什么是質量、顧客的質量觀、如何保證質量、公司發展的五個階段、七項管理原則、朱蘭三步曲、PDCA過程方法、8D報告、質量管理與企業十六行七言真經等方面進行了宣講。末次會議總共開了約1.5小時。給企業帶去了一種審核的新面貌。
再比如:某公路局,事業單位,條塊管理模式,下屬有11個科室部門、7個子單位,運行質量管理體系多年,有較好的成熟度和實踐經驗。
常規審核方式已不能滿足他們對審核的期待。
因此自2016年后,在策劃審核的時候就考慮了每次審核的關注點,
如:針對質量管理體系大家耳熟能詳,那在公路管理過程中是否能推陳出新,不斷挖掘工作中的閃亮點,并應用過程方法對工作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防患于未然,發揮其積極作用?
將此作為審核的重要關注點。
因此分配審核計劃時,就要求各組員審核時,需關注公路局各單位的工作亮點和工作難點,以及獲得了怎樣的經驗總結,有哪些提升的空間。
在末次會議的時候,以PPT的形式,將各單位的工作亮點予以展示。
既讓努力尋求工作新突破的單位有成熟感,同時也讓其他單位獲得管理思路的拓展和知道還有哪些需要解決的難點等。
末次會議各單位正副局長均積極參加,每個單位都在期待末會會給他們有怎樣的亮點展示和問題提出,極大地提高了審核參與的熱情和審核的有效性。
(四)
末次會議增加質量管理的宣貫;
末次會議制成PPT;
……
其實類似的例子,在我們審核員群體中有很多。
都需要花更多額外的時間,做更多考慮。
而之所以這樣做,正是緣于航星“不忘初衷、牢記使命”的教誨。
也是充分彰顯我們航星文化和價值觀。
我們是一群有責任、有擔當,能為客戶著想,能不辭勞苦,積極做有意義的事的航星審核員。
我們審核員是航星的一面鏡子,航星也是我們的一面旗幟。
在這面旗幟下,從2003年我成為航星的一名實習審核員開始,經實習、注冊、轉正,成為一名正式的審核員;后續期間,也曾是高級審核員,至今日,是航星質量(含50430)、環境、職業健康安全、HSE、能源等管理體系和服務認證的多領域審核員。
感謝航星這么多年以來的栽培。
感謝這么多年以來給予我幫助的各位領導、同仁、老師們!
祝航星認證事業蒸蒸日上,永葆活力!